请百度搜索房产规划和买房落地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关键词找到我们!

学区研究 Q&A

民办摇号在即,有一种学校受伤最深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9/12/24     浏览次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消息表明,明年上海民办全摇号已是山雨欲来,一方面外省已经出台的细则无一和国17条冲突,另一方面从各校内部传出的消息也印证了这一点。

最近更有小学初中俱全的民办学校禁止小学部直升,要想进入本校初中同样也需要摇号的消息传出,已经在读的部分民办小学生最后的希望眼看着也要被掐灭。

看来作者两个月之前预测先部分摇号、逐步过渡到全摇这次是要被打脸了,这主要是对天朝社会现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内心又有侥幸心理存在,需要认真自我反省下。

在各大鸡血群牛娃家长们一片茫然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并没有想到,如果民办全摇,其实体制内民办中小学并不算最惨的,民办摇号以后,原先的涛涛大江奔腾入海化作万千溪流涓涓入海,通道依然存在,无非化整为零,大家分头行动。

但是有一种学校,今后不光是生源重创,只怕连原来的通道都要被堵上了,那就是双语学校。



可进可退的双语学校


上海有这么一批民办学校,名字里通常包含了“双语”或者“外国语”的字样,属境内义务教育序列,国内学籍,因为民办学校相对公办有自由度,学习课程中包括像AP或者IB这样的境外课程,同时也学境内统编教材,毕业可以参加中考,有些学校比如像徐汇世外,中考成绩还相当不错,因为内外兼修,在初中毕业时既可以选择体制内道路,也可以选择体制外道路继续学习。

由于其可进可退、可内可外的特点,同时综合成本又远低于从小就在国外接受教育,加上其相对体制内更人性化、更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受到不少上海家长的追捧,毕竟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是看不出适合不适合体制内道路的,这样可以把选择延后到能够更准确定位时的初中毕业。 

这些学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颇为成势,经粗略统计,全市共有近40所类似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双语学校,规模有大有小,通常有小学也有初中,小学和初中每年分别招生六七千人,占民办学校总体招生规模30%以上,占上海中考人数的10%左右,这还不包括体制内的一些境外班、双语班,其比例和绝对人数都已不算小。

其中不乏像星河湾、包玉刚、世外、平和这样的名校。这也是为什么上海一模考人数和最终参加中考的人数总有几千人差距的主要原因。



国26条中很多人没有注意的一条


自七月份国26条发布以来,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也就是第17条上,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第16条,下面来看看全文。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国家建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修订和实施监测机制,完善教材管理办法。省级教育部门制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并建立审议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校本课程监管,构建学校间共建共享机制。学校要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完善义务教育装备基本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建设创新实验室、综合实验室。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16条                             

如果民办摇号这一条明年能够不折不扣落地严格执行,那这一条也没有理由能够蒙混过关,这意味着上海几十所双语学校再也无法公开使用现有境外教材,在招生简章和宣传中也无法出现使用境外教材的字眼。



包玉刚学校的学生以后只能学统编牛津英语?



如果上海所有的双语民办学校都禁止使用境外教材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首先原来用的境外教材肯定不能公开用了,和很多体制内学校用的校编教材一样,只能偷偷上,教材不让带回家,上课了才下发,下课回收,同时严禁考卷、作业外传。原来这么操作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因为民办的生源都筛选过,学生家庭都有相近的教育理念,能够比较好地配合学校的要求。

然而以后就不一样了,民办要摇号了。

有人说双语学校的高学费门槛会对生源进行筛选,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学费高挡不住有钱但是拖后腿的家庭,这和高价学区房也挡不住拖后腿的家长和孩子道理一样。

很多体制内公办学校都发生过家长出于各种心态不停投诉学校超纲,或者学校的教材考卷甚至课程表,因为家长炫耀外流,遭到外校家长投诉。在国务院发文、提倡减负的大环境下,这些投诉一定会被处理,投诉多了,有些优秀的校编教材,就这么真的被取消了,很多原本优秀的公办,就是这样逐渐变得平庸的。

有时候竞争不一定是竞争谁更强,也可以是弱者把强者拉到和自己一样弱。何况这是有法规可依的,是“正义”的。

有人会说家长交了那么贵的学费只能学统编教材这不公平,是的,但对不起,国家政策就是这么规定的。

可以预见,摇号后的双语民办学校,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双语民办学校以后连生源都无法选择了,你要是违反了国16条难道还治不了你?办法有的是。

所以今后您在包玉刚、星河湾这样的顶级双语学校,真很可能看到学生们捧着统编牛津教材,在教室大声朗读“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这画面实在太美,我不敢看。



如果今后双语民办小学和初中阶段真出现这样的情况,再加上小学入学摇号和小升初本校也需要摇号,无疑是三重打击,受政策负面影响要比体制内学校大得多。

真这样的话,就算您孩子运气很好,小学和初中入学时都摇号中奖了,当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怎么和体制外高中衔接?家长每年付出高昂的学费的意义又何在呢?双语学校的竞争力又何在呢?

今后双语学校~体制外这条路,恐怕真的要被新政堵住了。   

——END——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8218-589
欢迎加小管家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