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百度搜索房产规划和买房落地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关键词找到我们!

学区研究 Q&A

上海的小学生为何那么鸡血?(之一)——初战即决战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9/11/19     浏览次数:    

鸡血、鸡娃这些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反正每个双休日,上海总有那么一批有小学生的家庭不是忙着吃喝玩乐,而是忙着赶场去机构上课,奥数、英语、书法。。。从早到晚排得满满当当焦头烂额。

鸡血圈也流传着一个个牛娃的传说,某娃一年级就考出FCE啦、某娃跨了四级上了奥数高端班啦、某娃三年级就考出中级口译啦blabla。。。这些信息网络的传播让家长们的焦虑进一步放大,这种焦虑又使得家长们鸡血更甚,所谓剧场效应,前排的观众都站起来了,后排如果不站起来可就啥都看不到了。

对于这种现象,社会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口诛笔伐,你们这是在虐待孩子啊!这简直是在犯罪啊!教委也三令五申减负政策不得超纲学习,那为什么这些上海小学生的家长会那么鸡血呢?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们这么做?他们是和孩子有仇还是真的疯了?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一、 头部高中对于一流大学录取的垄断

高考录取是体制内教育的指挥棒,在作者上学的年代,那时候的上海区重点,年级里每年都会有好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考上复旦交大,可现在别说是区重点,普通市重点考上复交的都已经快绝迹了,这也很正常,市场经济了,学校自然也会遵循马太效应形成头部垄断。

2018年北清复交录取人数排名前十的高中

上表为去年上海录取北清复交排名前十的高中列表,其中因为各校复交的录取人数数据不全,所以用了占总录取人数超过90%综评录取人数,其中不包括交医和复医录取人数。

可以看到上海去年北清录取和复交综评一共1342个名额,前十高中就占去了1035个,占比77.1%,其中北清的垄断率高达90%,前五高中的录取人数占比则超过60%。也就是说,如果进不了这些高中,您孩子今后考进国内一流大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二、 怎样才能考进这些高中呢?

由于上海的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考难度过低缺少区分度,所以优质高中普遍不愿意以中考选拔学生,由于中考和高考要求脱节,裸考进名校的学生往往完全跟不上高中的节奏和要求。

这样造成本该是防止极少数顶尖学生在中考中失手的预录取,成为了目前的录取主流,目前四校预录取比例高达60%。预录取生源则普遍来自于俗称“亲儿子”的关系初中,如上表排名第一的上海中学,预录取生源有四分之三以上来自于华育、上宝、张江这三所民办初中,俗称上中系之“张宝华”。这种关系和潜规则的存在并不是说这些“亲儿子”的学生不优秀,而是因为在小升初的时候就已经按照他们亲爹高中的要求进行了选拔,那么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还能不鸡血?
下表是2015年上海十校预录取生源毕业初中排名前三十的情况,也就是上表2018年录取北清复交的同一批学生,这张表格是从2015年上海五百多所初中学校预录取数据中筛选统计得出,其中上海实验比较特殊,初升高大部分是直升的,但因为其高中进入了北清复交录取前十,所以仍然列入表中。

2015年预录取上海前十高中的生源来源

众所周知预录取强的学校裸考能力也很强,排名前列的学校中考裸考均分同样在全市范围也是名列前茅,所以预录取成绩可以约等于学校中考升学成绩(招收地段生的公办初中除外)。

三、 初战即已是决战

从上表可以看到,上海在初升高阶段同样形成了头部垄断,其中排名前五的高中(四校+七宝)生源来自于表中初中的比例高达70%,十校生源来自于表中头部初中的比例也达到了64.4%,通常来说预录取尤其是自荐的生源质量高于裸考生源,更远高于名额分配生源,是头部高中在高考中冲击北清复交的主力军。

所以从上述两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按照保守估计,上海一流大学的录取名额,在小升初的时候,至少有一半已经被提前预定了(0.644*0.771),如果再适当扩大统计范围,这个比例会更高,也就是上海教育的分层,在小升初时就基本已经完成了,之后再想逆袭,您可以自己按照上面的数据算算概率。

当您的孩子刚刚踏入小学校园的那一天开始,其实决战,已经缓缓拉开帷幕。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对上海小学生为什么这么鸡血的原因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上海的教育选拔体制不变,教委再喊破喉咙要减负,那也是揪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的缘木求鱼。这也是为什么去年中考新政会出台的原因,然而中考新政并没有完全堵住原来的选拔通道,反而会导致更加疯狂的鸡血,这是后话以后再写。

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鸡血家长不是傻子,他们也没有疯,更不是故意要虐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只是看到了“初战即是决战”这一残酷现实,并开始备战了而已。

当然了,您如果对自己孩子以后上什么大学无所谓,完全可以无视。

end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8218-589
欢迎加小管家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