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研究 Q&A
一、 一年一个大政策,下一个是什么?
我曾经形容以前上海教育决策层的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是“抓着自己头发想离开地球”。但从去年到现在为止,有点眼力的都能判断出,这回决策层不是在摆摆架子而已,是真要从根子上下狠手了。
不信邪的可以参考16年“房住不炒”提出来的时候,多少人根本不当回事儿,还是按照老经验加了高杠杆往楼市冲,结果呢?
当我国最高决策层下定决心干某事的时候,无论多牛逼的个体,也是无法对抗趋势的。
去年,上海宣布于2022年实施优质高中大比例名额分配政策。今年,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国17条要求民办摇号。近两年每年一个重大政策,直指教育资源公平,给择校热浇上一盆盆的冷水,那接下来还可能会出什么政策呢?
等靴子落地的时候是最容易小道消息最容易蔓延的时候,前几日一则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新闻,又让上海尤其是浦东广大焦虑的家长心头咯噔一下。
在这个敏感时期,这个新闻“浦东不仅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民办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也要结合浦东实际主动进行探索、打造特色亮点。”这段话引发了诸多猜测,果不其然,一则小道消息在网上迅速流传,下面这段话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上海的教育论坛和教育群,一时间人心惶惶。

那么,上海的地段公办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到底会不会划片摇号呢?
我先表明一下我的观点:很有可能。
理由很简单:划片摇号是缩小校际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均质化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而且外省市乃至上海本地都有成熟的模板经验可以借鉴复制。
既然民办都能摇号了,公办划片摇号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可能呢?
二、 地段公办摇号派位的模板
1. 北京
帝都公办是绝对优势,因此帝都的学区房价格之贵天下闻名,早在七年前,帝都五道口因为十万一平的天价学区房,成为了宇宙中心。
从去年开始,北京多区宣布实施多校划片,一套住宅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舆论瞬间兴高采烈地幸灾乐祸起来,毕竟帝都百姓苦天价学区房久矣。
那么北京实施多校划片以后,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作者专门研究了一下今年帝都各区的幼升小和小升初的政策和情况,实际情况和当时大家期待的并不太一样。
从今年海淀和西城这两个帝都教育高地的小学招生简章看,没有发现多校划片的情况,每一所小学对口范围都是固定的,包括实验二小这样的帝都顶级名小。
查询链接如下:http://www.ysxiao.cn/c/201810/23124.html
但到了小升初阶段,确实是有很多小学对应多所初中,包括中关村一小二小这样的名小,也可能被派位到四个初中。看来帝都的划片派位针对的只是小初中,当然帝都也并非所有初中都是划片派位,比较复杂就不展开了。
2. 长宁
上海同样有一个现成的摇号模板,就是长宁,长宁实行小升初划片电脑摇号派位已经多年,导致不少有择校想法的牛蛙纷纷逃离,长宁也因此以快乐教育闻名全市。
长宁区小升初划片派位表
和帝都一样,长宁同样是幼升小固定地段对口,小升初划片摇号,除了开元和建青这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小学对应四至五所公办初中。所以长宁从来只有小学学区房,没有初中学区房,类似的还有徐汇部分区域。
三、 为什么帝都和长宁都是小学固定地段对口、初中摇号?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初中生能接受的上学距离远远高于小学低年级。
鉴于拐卖儿童和校门口故意伤害儿童的案件屡见不鲜,上海小学绝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上下学都需要家长接送。其中送容易解决,因为上学时间通常在父母上班时间之前,接就比较麻烦了。
公办小学普遍两三点就放学,通常需要依赖老人来接,其中大部分依靠步行。如果学校距离家远那就非常不便,一公里的距离,老人带着孩子步行需要二十分钟,基本已达极限。
初中学校距离略远就方便很多,哪怕是两公里距离,学生自己骑个自行车十五分钟就能到。
下图为长宁的愚一小学对应摇号的四所初中,可以从地图上看到这四所初中距离该小学的距离均不超过1.8公里(均为实际路程距离)。蓝圈为该小学大致的对口地段范围,也就是说愚一小学毕业生摇号后可能进入的最远的初中距离约为2公里。
这个距离对初中生来说完全可以接受,而长宁中学是近年替换掉距离更近的省吾的,原来最远的距离不超过1.8公里,这也说明摇号对应的学校是可以变化的。所以长宁初中摇号政策可以顺利落地执行到现在。
愚一小学摇号对应初中距离位置示意图
从上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长宁小升初摇号政策可以顺利落地执行到现在,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在学生可以接受的上学距离范围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校,这点在学校和人口密集的市区容易落地实行,在隔几公里才有一个学校的郊区则实行难度很大。
如果按照谣传的说法,以直线距离半径四公里摇号,会有什么结果呢?
最远上学距离可能会达到七八公里,市区上学高峰时间就算开车也可能会要半小时,步行则完全不可能。学校均质化还没做到。
上海上百万中小学家长因为上学接送问题先要跳起来了,早高峰的交通还不得乱成一锅粥?多事之秋,这是还嫌大伙儿不够乱不够忙吗?
所以说,任何政策要落地,都要考虑其实施可行性,尤其是广大政策受众的可行性。
举个例子,存量房产税,这对欠了一屁股债年年赤字寅吃卯粮的地方政府来说绝对是块诱人的大肥肉,做梦也想早日开征,为什么落不了地呢?还不是因为落地征收的难度嘛。
所以,家长需要有最基本的辨别真伪消息的能力,听风就是雨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感情,出于恐慌听到点小道消息就随意投资或者处置自己的资产更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四、避风港
我之前费了很大的笔墨来阐述2022年以后上海实施大比例名额分配后的格局,貌似很少人听得进去,这年头家长对菜中普中的恐惧压倒了一切。
那如果继民办摇号,哪一天公办初中也像长宁那样划片摇号了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找个避风港100%避开菜中呢?
答案是有的,就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事情不是我信口说的,是政策明文规定的,在已经实施划片摇号的地区也确实如此。
比如长宁的建青学校小升初就不需要摇号,北京也同样如此。
所以在目前这种动荡不明朗时期,要100%保证今后小学和初中都不错,也只有这个避风港了。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九年一贯制学校是能够在可以想象的任何情况下保证不落到菜中。
但您孩子如果今后小升初的时候有择校机会,学校是可以不放人的,原因还是前述的那条政策,同时没有经过小升初大浪淘沙的淬火,也会影响孩子的竞争力。
鱼与熊掌,此事自古难两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