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研究 Q&A
一、细则落地前的众生相
最近几天用四个字来形容一些教育论坛的现象,就是“群魔乱舞”。
有散养或者素鸡家长扬眉吐气自觉英明高瞻远瞩的;有买了双学区房自鸣得意觉得资产即将大涨的;有鸡血家长对前途茫然的;有些没有学区房的家长认为地段公办也将全面摇号学区房即将消失的。。。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国17条进行理解,试图在文字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部分以找到优越感。
这是人性,也可以理解,可有些现象却折射出人性的丑恶。前几天某知名鸡血公号推送的一篇文章,从标题上就看出满满的恶意和幸灾乐祸,对此我想说的是:沈先生,您孩子通过之前的传统鸡血路线预录了顶级高中(怎么录的不少人想必也听闻过)。这条固有路线也让您名利双收,现在上岸了回过头把脸一翻,嘲讽那些您曾经的拥趸们面对未知前途的迷茫和不平是鬼哭狼嚎。。。尽管文章不是您自己写的,但您这种行为合适吗?

做人要厚道,哪怕变革必然会伤害部分人,也不能如此恶毒薄凉。
靴子落地还需时日,九月前落地的那一只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上海相关细则估计还要等待半年左右才会落地。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政府和教育界有充分的时间去斟酌细则去博弈,家长也有时间去思考新的方向。
国17条对于上海的升学体系包括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影响会是全面而深远的,绝非预设立场的只言片语可以简单概括。在等待的时间里,我会写几篇文章,试试能不能厘清趋势,厘清思路,找到通向彼岸的道路。
二、公民同招+全面摇号后民办学校还值得上吗?
优秀的学生,是学校教育体系和环境、自身资质、家庭三方面共同影响形成的。上海的民办学校之所以比公办强,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选择生源,有了优秀的生源,相对有自由度的因材施教加上家长配合度高,这要地段公办差也很难啊。
反观地段公办,生源无法挑选,只要符合报名条件就必须得收。教学上必然会照顾绝大部分学生而无法从难从严,大部分公办的老师并不比民办差,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时间一长,就形成优秀生源向民办汇集、强者益强的马太效应,上海有的地段公办初中,一个年级参加中考的才个位数,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确实不应该再持续下去。
如果将来民办学校失去了招生自主权,那必然不是原来的民办学校了,对无法筛选的生源如何施教,这对民办学校的教学体系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个人认为有两个不选择生源的地段公办模板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初中可以参考张集地段班,小学可以参考明珠小学。从这两个案例看,某些学校的教学体系对不能选择的生源提高幅度可以是很大的,确实有学校能把咸菜做出烧鹅味来。如果民办全面摇号,在旧体系下,这两个模板就是民办中小学的上限。
但不同教学风格的民办学校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的提高程度是不一样的,同时不少民办学校的风格,大部分孩子是难以适应的。像西南模范、上外双语这样鸡血苦逼指数五颗星的民办学校,很多摇号入学的孩子估计没几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
所以,这需要家长对学校充分了解、对孩子准确定位以后,“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摇”。
所以家长们应该关注的是,您目标学校的教学体系对于孩子本身能力的提高程度,而不是学校目前整体的升学成绩。因为今后民办摇号后,所有的民办学校相比现在,升学成绩都会变化很大,同时由于生源错配,学校和学生的磨合将会持续很久,直到取得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我认为还是有不少民办学校,在全面摇号后还是值得去碰碰运气的,只不过报名参加摇号前,需要对学校和对自己都要有充分的认识,要是吃不消半途而废就没意思了,搞不好到校名额分配都享受不到,那可就吃大亏了。
三、鸡血家长的困惑:还要不要继续鸡?
最近最揪心的莫过于今年四升五的家长,这几个月注定要在焦虑和迷茫中度过了,本来这个暑假是决战前的最后准备了,现在一下懵了,XW班还要不要上?机构高端班的坑还要不要占?题还要不要刷?
目前的情况看来,政治正确最重要,民办学校摇号是一定会摇的(说公办这次也会一起摇号的,我和你们对政策文字理解角度区别很大)。作为我个人希望,民办要么不摇号,要么就全摇号,因为无论半摇比例是多少,其作用都是让孩子和家长负担更重。摇号比例越高,自招名额越少,竞争就会越激烈,现在在学的那些什么都不能耽误。民办100%公正摇号则能从升学体制上根治上海在幼升小、小升初阶段超前无限鸡血军备竞赛。
而半摇,却恰恰是上海细则各方面博弈后可能性最大的模式,对此我只能表示无奈。
但家长也要做好100%全摇的心理准备,如果是这样,还要不要继续鸡血呢?
我的想法是: 到时候纯粹为小升初而存在的学习项目可以舍弃了,如小五班、多个奥数高端班占坑、各种针对升学的刷题班、远远超过需求无上限的英语拔高等,这是实实在在的减负。饱受升学压力煎熬的上海小朋友们可以大大松一口气了,可以晚几年等身体和心智更成熟时,再面对鸡血刷题的压力,如此,善莫大焉。
但减负并不意味着彻底放羊彻底的快乐,四年后的中考还在,只不过战线被拉长了,原来升学中极其重要的小升初分水岭,也并不会彻底消失。暗处的小升初分层和选拔依然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只不过由大变小、由明转暗,如果彻底放羊,当这些机会来到眼前的时候会后悔莫及。
无论在哪个初中,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不管在哪里,都会在孩子初中四年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家长们应该密切关注政策趋势的转变,将那些砍掉的项目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政策引导的其他对未来考学有用的项目方面。
四、小结
有个笑话,说如果哪天高考考的是打游戏,北清复交录取的还是现在那些学霸。笑话有点冷但确实有些道理,无论未来是哪种考学选拔方式,家长重视加学生努力总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里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哪怕是暂时走了段弯路。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个楼市大佬朋友,淘屋也有不少朋友熟悉他。这厮最大的特点就是调头劈叉快,看到苗头不对及时能迅速纠正自己的错误,往正确方向狂奔,从不夸夸其谈也不会坚持自己不合时宜的错误判断,我觉得在教育方面也同样如此,需要有迅速掉头的能力。
所以,前文提到的种种出于自己立场找优越感的人,尽管让他们去狂欢好了,虽然明面上的分水岭也许会没有了,我相信笑到最后的,还会是那些现在重视教育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们。
end
- 上一个:民办摇号在即,有一种学校受伤最深
- 下一个:等待新政靴子落地的日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