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屋观点
很多人买房都有这种感觉,预算就差了一点。
于是,预算内的房子看不上;
看得上的房子,总价又超了100万。
很多人选择委屈下自己,先挑套不那么满意的。
告诉自己这是暂时的,将来再换。
但这一委屈,往往就是五年八年。
今天咱们不想委屈自己,好好来聊聊:
如何搞定这100万?
先从两个案例,计算他们的首付和收入说起。
一、
平日里,经常和朋友客户聊如何购房和精算方案,最近遇到了两个典型案例。
一位是青年海龟(为方便,我们简称为A),刚以留学生途径拿到上海户口,且进入了一家大型公司,和女朋友准备买房结婚。
一位是中年才俊(简称为B),通过人才引进落户上海,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想在上海买套房子,未来把老婆孩子一并接过来。
这两位朋友,都是首房首贷。
两个家庭的首付、收入情况如下:
A家庭,首付500万,全部由父母出。夫妻月收入2万左右,父母每月还能补贴约1万。
B家庭,首付200万,大多是自己攒的钱。男方月收入超过5万,夫妻双方约7万。
朋友们可以代入这两种情况,自己先算算,然后再和下面参考答案比对。
好了,揭晓答案。
考虑到两个家庭真实情况和风险偏好,在设定好安全边际的情况下 A家庭的初步方案,是买套1000万左右的房子,如果大胆一些,可以上调至1100-1200万。
而B家庭的初步方案,是买套800万左右的房子。
二、
仔细的读者肯定发现,这里有些不对劲。
买1000万的房子,A家庭的月供怎么还?
买800万的房子,B家庭的也首付不够啊?
既然是出了方案,自然都有办法解决。
比如对于A,可以首付350万,税费50万,贷款650万。
每个月得还款3.3万,哪怕不吃不喝不社交,缺口依然有3000块。
别忘了,A还有100万现金在手里,每月哪怕贴进去1.5万,贴5年完全不是问题。
(这还没算100万的利息收入)
有人问,5年后怎么办呢?
5年的时间,这对小夫妻努力工作升职加薪,完全可以把这1.5万的缺口补回来。
有志气的,就把父母那1万也给补回来。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对于B,家庭收入已经相当不错,主要受困于首付不够。
三、
好了,让我们回到文章主题:
好容易挑到一套好房子,预算却超了100万,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买房的钱一般来自两部分。
一个是自有资金,攒的;
一个是亲戚朋友、银行资金,借的。
只要是借的钱,按道理就得付利息。
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利息这项,把首付和收入关联起来。
以首房首贷为例,每向银行借100万,30年等额本息还款,月供就是5100块。
所以,每月多赚5100块,和手里握着100万,在首房首贷中,可以认为是等价的。
也就是说,房价多出100万,只需要每月增加5100元收入即可。
这时候我们再看B家庭,月收入7万,哪怕留2万作为生活费,也有5万可支配收入。
5万收入,对应的就是接近1000万的按揭贷款,岂不是可以买套1200万的房子?
当然,实际情况不会那么简单,实操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具体问题。
所以,考虑到短期负债、风险释放、家庭预期收入等因素的叠加,B家庭实际可以买的房子建议在800万左右。
但这已经远好于200万首付,只能买套500万的房子了。
最后多提一句,因为医生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且越老越吃香,相对容易测算。
但如果是其他行业,比如金融、外企、IT等,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
最后,稍微扩展一下。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以利息为桥梁,我们可以把收入折算成现金。
按揭买房,5100块的月收入,对应的就是100万。
理论上说,多赚5100块,房子总价就能多100万。
相比之下,每月多赚5100元,可以打零工做副业多开单包租房开课程开淘宝店做微商,总之比立刻多掏100万简单多了。
给半年准备时间,相信很多人可以做到。
如果半年做不到,那就努力工作产生价值,让老板明年加薪。
对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言,现在的收入一定不是最高点。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获取资金的成本,不仅仅只有首套按揭的4.65%。
比如父母存个三年定期,利率只有2.75%;
比如买理财,普遍在5%以内;
比如信用贷,如果你是优质企业,成本在5-8%之间;
比如朋友之间救个急,一般8-10%;
比如信用卡分期,成本在15-18%;
不同利率,同样月收入对应的钱也完全不同。
对照成本看
信用卡分期我们肯定不赞成;
但买房找爸妈资助点,那肯定要争取。
当然,咱们也得照价付爸妈利息。
这是个有趣且有用的话题,将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买房选择,甚至决定了未来几年我们的生活。
- 上一个:关于房产税,你应该知道的五个真相